配资指数平台
据中国新闻社报道:
8月22日,“生源少了小学老师去教高中了”引发网友热议。据南方周末报道,山东临沂下辖的区县,有老师面临跨学段任教的局面,即将开学,他们离开原来的小学、初中,前往高中教学。
山东临沂的冯女士(化名)告诉记者,她在当地的一所乡村小学任教,干了三年,教语文。8月初,学校通知,因为有高中教师资格证,她和几名老师要转去县里的高中教书。冯女士说,她本人也是不愿意的,但没办法,学校对老师说,以后几年都会安排老师过去,他们是第一批。
在新学校,冯女士仍被安排教语文,对于已经习惯了小学的她来说,现在要教高中生还是比较难的。学校进行了新老师上岗培训,讲了师德师风、班级管理这些东西。
在小学时,冯女士带了40个学生,现在教高中,应该会有50个学生。冯女士说,学校对他们没有什么教学要求,毕竟无论哪个新老师都得教上3年才能熟悉高中情况,比起刚毕业的新老师,冯女士认为,他们是有点优势的,可是成长就不如刚毕业的了。
“现在转岗的老师们都放平心态了,即使今年不转,明年也可能转。”冯女士说,现在小学老师超编,被调去教初中、高中,或许会有学生、家长有意见,但是老师身不由己,学校、教育局也没办法。
据极目新闻,记者向临沂市所属区县教育局了解情况。蒙阴县教育和体育局工作人员证实,确有小学老师前往高中任教,“没有高中的教师资格证不能教高中,他们都有高中教师资格证。”该名工作人员介绍,小学学生数量少,是上述情况发生的一个因素。
中新网评:小学老师教高中,教育不能靠将就
今年以来,中小学教师转岗分流不断引发热议。据媒体报道,在山东省临沂市下辖的区县,有老师面临跨学段任教,即离开自己所在的小学或初中,前往高中教书。目前,福建、宁夏、江西、新疆等多地,都发布了教师跨学段转岗公告。
在学龄人口波动变化的大背景下,对基础教育师资进行优化配置,成为各地当前面对的一大挑战。不少人认为,面对师资需求短缺与师资过剩交替出现的情况,进行跨学段师资统筹配置是较为可行的政策手段。
然而具体到实践中,教师资源流动不仅关乎学校,还关切教师自身发展,影响学生及家长。由于教学任务、工作强度、能力水平等多方面原因,有的教师并不十分乐意从小学转岗到中学,或从农村转岗到县城,转岗便成了“强扭的瓜不甜”。
前不久,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“教师选调拟录10分以下考生”引发广泛热议,背后就是部分农村小学教师不愿到农村初中任教,又必须参加遴选考试,因此消极应对。
而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,他们关心的还有:小学老师能教高中吗?先不说教学内容,小学与初高中的教学模式与侧重点并不同。若缺乏系统培训和能力适配,不仅教师吃力,更可能影响教学质量,最终由学生“买单”。
因此,合理配置教师资源,首先要平衡好师资需求与教师个人意愿,不能“哪里缺人哪里搬”,也不能“相互将就”。面对学龄人口波动变化的新常态,需要有长期、前瞻思维。比如,建立科学、公平的教师流动规则,完善跨学段转岗培训,强化激励机制,推进小班化教学,建立良性退出机制,等等。唯有尊重教育规律、尊重教师发展、尊重学生需求,才能守住教育质量的生命线。
中国新闻社(CNS1952)综合自澎湃新闻、中国新闻网、潇湘晨报、南方周末
展博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